?
?
采用研信通的鹽霧防腐蝕技術可以讓設備保持長久的運行壽命

?
鹽霧腐蝕的后果和試驗條件
鹽是世界上腐蝕性最強的化合物之一,遍布在空氣、土壤、海洋、河流和湖泊中。如果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地球上的大多數物質,特別是金屬,都會被鹽腐蝕。在沿海地區更是如此,腐蝕的后果也更嚴重。實際上,大多數"強固式"電腦也非常容易受到鹽霧腐蝕,特別是采用鎂合金機殼的產品。
軍用產品的鹽霧試驗一般遵循 MIL-STD-810G 509.4 鹽霧標準中所規定的程序,在試驗室中噴灑 5% 含鹽溶劑以營造一個鹽霧環境。試驗通常要求 48 小時暴露在該環境中,之后再晾干 48 小時。但是,實踐證明,對于這一試驗,兩個連續的 24 小時暴露/ 24 小時晾干周期更具挑戰性。因此,我們選定了后一種試驗方法來分析 研信通強固式產品的防腐性能。
為防止鹽霧腐蝕損害,強固式電腦的設計必須在兩個關鍵方面解決腐蝕問題:
1) 鎂合金表面處理
2) 機械設計。
鎂表面處理包括化學轉化和噴漆。研信通 的鎂工廠創建了化學轉化處理系統 (MGCC) (圖 1),包括:在應用化學轉化工藝之前先進行特殊的預處理,以清潔鎂表面,對其進行前期印模壓鑄。
我們目前采用的化學轉化處理僅限于純磷酸鹽,也包含鈣磷酸鹽、釩酸鹽及其它鹽化合物。我們繼續對沒有噴漆的化學轉化涂層進行 MIL-STD-810G 鹽霧試驗的第C 部分(2個周期的 24小時暴露/24小時晾干),報告顯示,在試驗之后僅有 1% 的腐蝕面積(符合RN6-ASTM D610 標準)。與普通化學涂層相比,腐蝕要小很多,普通化學涂層只能達到一個 24小時 RN6 水平。
回頂部 ↑
?
鹽霧試驗機器
?
鎂合金表面處理是防鹽霧腐蝕的重要組成部分。研信通 獨有鎂合金表面處理技術的防腐蝕性能優于當今市場的所有其它工藝。
?

回頂部 ↑
?
加涂專為鎂合金配制的油漆,實現軍用級的防腐蝕性能
在加涂研信通的專用丙烯酸樹脂漆后,MGCC 處理過的鎂部件在試驗時沒有任何腐蝕跡象。涂漆過程需要高溫烘焙,并連涂四層:兩層底漆和兩層外漆。這種油漆專為已經過 MGCC 處理的鎂部件配制,使這些鎂部件能夠完全經受 MIL-STD-810G 標準中規定的鹽霧腐蝕試驗條件。
?
 [圖2] 未經丙烯酸樹脂漆處理的機殼
 [圖3] 經丙烯酸樹脂漆處理的機殼
經過化學轉化處理的鎂組件只有少許腐蝕跡象,另再進行鎂合金涂漆處理之后,完全符合軍用鹽霧標準。
回頂部 ↑
?
研信通出眾的機械設計超出 IP65 防水標準,并采用行業領先的排水技術。
從機械設計方面而言,僅達到 IP65 防水標準不足以成功通過鹽霧試驗。鹽霧塵粒沉降速率要經過 48 小時的暴露測量,因此,還需要卓越的防水機構才能超過 IP65 標準,完全防止鹽水滲入系統,造成系統損壞。
對于鍵盤排水,需要整個機器中良好的線纜輸入/輸出結構和微觀結構才能防止持續鹽水浸泡造成鹽層沉積。這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機械結構阻塞或粘合而造成的結構損壞,也有助于避免由于腐蝕而造成電力故障。
研信通 B300 成功通過了 MIL-STD-810G 鹽霧試驗,被證實在極端苛刻的高鹽度環境中可以正常運行。憑借其行業領先的機械設計和優異的防腐蝕處理零件,研信通 很榮幸地宣布其強固式產品取得了出眾的耐用性能水平。
 [圖4] B300 從試驗室取出后
 [圖5] 水洗后的后段鹽霧試驗 B300
上圖所示為經過兩次連續 24 小時暴露和 24 小時晾干周期后(MIL-STD-810G 鹽霧試驗)研信通 B300 的鹽霧粘附情況。
經過大量的試驗,在進行兩次連續 24 小時暴露和 24小時晾干 MIL-STD-810G 試驗和完全水洗程序后, B300 的鎂組件沒有任何腐蝕跡象。
?
回頂部 ↑
?
客戶價值
-
出色的鎂合金表面處理和針對所有鎂組件的涂層,可以讓設備在惡劣的高腐蝕鹽霧環境中長期運行。
-
創新的密封端口設計可以防止鹽霧進入系統,造成電子元件故障。
-
行業領先的微觀結構排水技術可防止內部組件的鹽霧腐蝕累積。
|